首页 > 凯发新闻中心 > 酒店行业动态

k8·凯发(国际) - 官方网站|除了“戈多” 还有更多

发布时间:2025-03-10 17:34:13    次浏览

【概要】“2015中英文学剧场连线”拓展观众视野《惊鸿一瞥贝克特》演出照昨晚在兰心大戏院上演的话剧《惊鸿一瞥贝克特》,与先前上演过的《尤利西斯》和《乔伊斯之旅》,串起了“2015中英文学剧场连线”的主打剧目,也开拓了中国观众的视野。文学连线剧场拓展题材荒诞派、意识流剧作,都不是中国舞台上常见的,以经典文学本身的知名度切入,能在赢得关注的同时拓展戏剧题材。《等待戈多》是荒诞派戏剧中排名第一的代表作,因而其排演场次在荒诞派剧目中也是最多的。在上海,大学生话剧节上也曾“等待过戈多”。而爱尔兰作家贝克特也因该剧而享誉世界——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此番由英国导演杰瑞·穆尔格鲁排演的《惊鸿一瞥贝克特》,却集结了不为观众熟知的7个贝克特的短剧——有的只有40秒,有的不过10分钟,加在一起也就1个多小时,大部分都寓意深刻又具有黑色幽默风格。《无言戏1》展现的是迷失在沙漠中的男子,看到天降一瓶水,便通过跳跃、搬箱子等各种努力欲取之,然而却始终“见水而不可得”。《来与去》,展现的三位看似闺蜜的女友,两两耳语,传递第三个女友的秘密,最终三人一同握手,共同表述:“我能感觉到戒指的痕迹”——却不说破到底是有戒指,还是有戒痕,使得观众陷入谜团——她们各自的秘密,究竟是结婚还是失爱……《尤利西斯》则是首次被英国特隆剧院排演成话剧——因为乔伊斯的家人始终不同意这部小说被搬上舞台。因此,导演安迪·阿诺德直至这部小说问世70年后,不再受版权约束之时,才得以自如改编。而《乔伊斯之旅》则以乔伊斯的几部半自传式作品为灵感,用戏剧的方式重新书写了乔伊斯与其伴侣诺拉的一段离乡背井的自我放逐之旅,其戏剧呈现的方式也相当意识流——时空跳跃,充满奇思。观众表示“看懂”未必全懂这波“文学经典”剧目逼近京沪时,引发了一个有趣现象——大部分观众都表示“看懂了”,尤其是对《尤利西斯》,北京观众纷纷表述心得,上海观众也在上演时不吝掌声!不少观众在微信和微博上纷纷发表“高见”。因为该剧的主要道具是一张大床,有人就认为“《尤利西斯》是来颠覆我们的床的”。“刚看完《尤利西斯》出来,被阿诺德那种在矛盾性、讽刺性、戏剧性中夹杂着超现实主义的话剧搞得泪崩又暗自发笑……突然想活在那个悲剧的都柏林。”“看完之后确认真的是意识流,光是8名演员男变女女变男扮了30几个角色,就足够盯着字幕反应一会儿……”“戏剧把故事讲得太浅,愧对尤利西斯的名头。”也有观众实话实说:“上半场看不懂,快睡着……”事实上,就连小说《尤利西斯》的译者、作家和翻译家萧乾,在读完此书后也认为这是部“天书”。一些英美文学专业的教授都不敢轻言自己看得懂原著。相比之下,《惊鸿一瞥贝克特》包含的7个剧目都短小,且象征意义相对明显——且也不是那么“有名”,因而少有观众“不懂装懂”。其中一个短剧展现的是一位老妪始终坐在摇椅上反复同一段台词。当她第三遍重复“再来”二字时,不少观众起身:“我去上个厕所,再来!”